96岁老人出版《复州史话集》,只为留住这里的历史、民俗……

admin 阅读:963 2021-04-12 17:00:56 评论:0

9月15日,瓦房店市慈善总会举行濒危文史资料图书《复州史话集》发行仪式。

瓦房店市政协原副主席兼文史委员会主任牛正江老人为新书签名

这是一位96岁老人,

积一生见闻并依据大量史实,

完成的一部重要地方历史书籍。

书中囊括了

古复州地区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文物古迹、乡俗人情、旧闻轶事等

是对《复县志略》《瓦房店市志》等史志典籍的极好诠释与补充

也是对濒危文史资料的最后、最完整的抢救

牛正江其人

牛正江今年96岁,青少年时代就留心观察当时的时事新闻和民间文化活动。在复县文联、文化馆工作期间和任复县政协副主席、瓦房店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史委员会主任期间,收集、挖掘和整理了大量地区文史资料,对复州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风俗人情极为熟悉。1987年离休后,又不甘赋闲,继续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复州史话》《复州往事》和《牛正江曲艺作品选》。

这次出版的《复州史话集》是在前两部史书基础上,完成的又一部重要史料专辑,是复州地区史实资料的一部集大成者。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对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瓦房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有一千多年历史。

复州城是怎么来的?

公元919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国后,为防女真人作乱,在辽南地区设置扶州,将居住在扶余城(今吉林省农安县)的强宗大户迁居于此,后于公元938年用“复”字代替“扶”字,以期女真人能因此而淡忘故里。

公元1734年 

明初设复州卫,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设州治。

中华民国建立后

于1913年1月改复州为复县,1925年复县公署由复州迁到今瓦房店。1986年,撤复县建立瓦房店市,复州城改为复州城镇。

历史上复州的管辖区域

东起今普兰店区的碧流河、庄河与岫岩县交界,西临渤海,南与金州隔海相望,北以浮渡河为界与盖州接壤,地域面积达7819平方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复州文化,但由于正史典籍记载有限,大部分史料若不抢救将面临失传或堙灭。而《复州史话集》不仅将这些史料挖掘出来,而且填补了史籍许多空白。

当然,今天的瓦房店市复州城,

因为有着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

复州剪纸、复州皮影、复州东北大鼓……

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精神骄傲,如同城市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复州皮影戏

一唱就是400年

复州皮影戏是由于人们休闲娱乐需要而产生的。复州开始有皮影活动的时间大约是在明代。据《东北俗文化史》记载,辽宁的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由于影班演员少,演出也容易,后来皮影戏就由军营传到了民间。

复州东北大鼓

唯一传承人的坚守

复州东北大鼓是一种辽宁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东北大鼓的一个支脉。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的复州城镇、永宁镇等地,准确形成时期已无法考证。虽流传范围不广,但多年来已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的民间艺术之一,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州双管乐

制作严谨 吹法讲究

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双管乐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1621年后金军队占领复州卫,当地居民死伤逃亡所剩无几。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垦荒奖励条例,由山东的登州府和莱州府招民来辽东垦耕,大批的山东移民进入辽东,也带来了双管及其演奏艺术。

复州城内最后的"老皮匠"

制作严谨 吹法讲究

在清末留下来的柜台前,今年67岁的老人赵家丰正聚精会神地做着马辔。屋内已被满室的马鞭、马笼头占据着,古朴不失井然。作为胜利皮铺的第三代手艺人,赵家丰16岁学徒,一晃就是51年。虽然皮铺的招牌搁置多年,不过仍旧有人慕名而来。特别是在马车盛极一时的上世纪80年代,作为必需品的马具,自然也带动了老字号赵家皮铺的兴旺发展。

天健网记者:李佳鹤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